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沈陽
2015新媒體大會已在湖北武漢落下帷幕,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沈陽教授在此次大會上,為來賓做了精彩演講,他通過對目前新媒體的現狀分析,指出了新媒體的行業痛點和未來機遇,尤其指出了面對互聯網的泡沫期新媒體轉型發展六大痛點?,F在就讓我們認真拜讀沈陽教授的演講精華:
一,目前新媒體的狀況
1.新媒體發展過程分段
新媒體可分為五個大的類別,包括政務新媒體、企業新媒體、地方新媒體、自媒體、傳媒新媒體。傳媒新媒體在五大類當中基于非常核心的連接關系,從這個角度來看,新媒體的生態正在快速進行繁衍。在整個新媒體發展過程當中分為4+1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傳統的紙媒,包括傳統的廣告和電視,第二個階段就是門戶網站以及垂直論壇、頻道,第三個階段是當下的媒體,也就是平常大家說的新媒體。我們可以看到微博已經五年多少,微信也四年了,對于新媒體的概念,我最近觀察了一下現在初中生喜歡用什么,這很有可能就是真正的新媒體。在微信里面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正在涌入,我問一些學生說如果你的父母把你加成好友,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他說把父母拉黑,不讓父母看他的朋友圈。隨著整個社區的年齡老化,年輕人必然要大量涌向其他線下新媒體,我們可以看到新媒體的含義在變化。
第四個階段是未來媒體,包括無人機、傳感器新聞、機器新聞,比如無人機,在過去三年當中增長率已經達到了1000倍,中國在2014年到2015年整個無人機的銷售額達到了40億,通過這樣一種現象可以發現也許再過十年每個人可能都會有一個無人機。
2.新媒體含義在變化
我們對于新媒體的定義是在不斷變化的,如果我們對新媒體整個產業鏈做一個分析的話,你會發現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它是從企業端開始驅動的,企業端到內容端,再到渠道端,再到受眾端,越靠左邊,整體商業性是越強的,越靠右邊,它的受眾性會增加。我們以前說媒體最重要的是內容屬性,但是今天現在來看媒體的內容屬性之外還有社交屬性,甚至逐漸呈現出電商屬性,這兩天支付寶也增加了一個類似于朋友圈的功能,電商本身有一個逆向的媒體融合,對于微信來說它是正向的,它本身有內容,它方向是要做金融和電商入口。
如果是從企業端發起的話,整個新媒體的流程是走向社會化營銷,如果是從內容端發起的話,我們可以看到自媒體的快速成長。從渠道端來看,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渠道和技術公司正在成為整個媒體融合的底盤,媒體融合現在出現一種新的態勢。我們基于這個產業鏈的一些內容和商務,在這個產業鏈的最底層是技術類驅動的公司,我個人覺得新媒體整個未來得技術驅動性會越來越強。
二,新媒體行業的痛點與未來機遇
1.新媒體行業發展需解決的四大痛點
在新媒體行業有四個大的痛點,比如自媒體要成長,新媒體或者傳統媒體要轉型成長,這是成長的痛點。第二個痛點是要實現價值,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估值在整個互聯網行業中是偏低的。第三點是迭代,現在越來越多的平臺變遷。最后是標準,作為任何一個行業都有一系列的標準,作為我們團隊的使命,是給學術界和業界提供一個絕對公正、透明客觀的評價標準。
2.互聯網泡沫期的新媒體發展全景
最近倒了很多O2O的公司,涌現了很多互聯網的泡沫。面對這樣整個泡沫期的來臨,新媒體應該怎么樣去存活,以微信為例分析一下三個關鍵問題。
第一,整體微信的量是在上升還是在下降的。APP的數據,我們通過廣告公司大概了解到所有APP的整體流量是在下降的。微信發布的強度穩中略有升,發布的頻度在提高,對于時間的策略比以前把握得更加精準。平均發文整體下降,發文頻次在提升。泡沫期會存在造假的情況。
第二,我們要分析在這樣一個泡沫期造假的情況是怎么樣的。為什么要去造假,很多人的粉絲可以收費,可以去融資。我們隨機抽1萬篇文章進行分析,會發現這1萬篇文章在連續七天之內閱讀數的變化,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微信公眾號在發布的第一天文章閱讀數完成70-80%,第二天完成12%,第四天基本上不再增長,我們非造假的閱讀量衰減趨勢一般是這個規律。
第三,現在做賬號還有沒有機會?我們分析TOP1000數據,會發現十萬俱樂部持續擴張,中間層賬號競爭趨于強烈,在過去哪些賬號漲得幅度最大,運動健身類的文章漲幅最大,女性和吃貨是運營中的主要方向。我們對具體分類做了上升最快速的賬號統計,不同的類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生活服務類、文化類上升非常強勁。
通過這些數據可以分析出不同行業中數據健康的程度和整個產業移動化互聯網發展的程度,我們這里給了一些例子,有一些賬號的幾個階段的分析。這個是2B的賬號孵化的角色比較凸顯,細分社群構建成了突破口,一切都可以看到在重構創新的底層代碼。
第三,面對互聯網的泡沫期需要做出的努力
三,面對互聯網的泡沫期新媒體轉型發展六大痛點
1.內容
這里所強調要從剽竊產生內容轉向用戶產生內容以及軟件產生內容,再結合精英產生內容。在互聯網的發展過程當中,每一個平臺早期都是比較野蠻的,在這種情況下會有大量的劣質內容驅逐良質的東西,另外,必須要轉向PUGC也就是專業用戶生產內容的結合,讓每一個非專業寫手速成專業,高質量的PUGC會成為新媒體內容的未來方向。在內容方面的核心是圈人,人是媒體當中最重要的資產,如果我們把人圈住了,你的內容是不需要發愁的。
2.連接
面對泡沫期我們需要把連接做得更加牢固,我們需要把弱連接變成強連接,但是我們并不是說這個連接越多越好。我們要做一個最高黏性的最有價值的連接。通過連接行業自媒體人快速,有效生產內容,并把內容腳本創作成為視頻,漫畫,音頻甚至舞臺劇等各種形式,同時通過豐富的自媒體頻道把創意進行無邊界擴散
3.打造社群
為了應對互聯網的變化我們需要構建穩定的社群,社群是抵御平臺變遷最好的護城河,社區也是從小眾走向分眾的必由之路。我們可以看到社群有很多盈利的模式,包括新媒體,第一個是廣告,包括品牌、流量和原生廣告,第二個是電商,媒體電商,第三個是互聯網新經濟,第四種是作為O2O的入口。社群是最適合于新媒體小而美的去中心化的運營。社群大概會有七種運營模式,我們平??匆姷南瘛哆壿嬎季S》是屬于宗教和神話的模式,這種模式傳統媒體基本無法復制,神話模式需要一個主神和一些神父,在這些社群運營過程當中社群是最適合于新媒體小而美的去中心化的運營。
4.關注服務
我們需要擊破用戶各種痛點。有一家企業做逆向O2O的,當客戶進入那家店消費,消費了就一定會有繳費的動作。整個流程當中繳費的動作就是一個痛點,這家企業就做了一個智能硬件,客戶在支付的時候把手機往智能硬件上一放就可以自動打折扣,同時可以關注店家的公眾號。我們做任何一個互聯網創業項目的時候一定抓住痛點,這個點越痛,單點的爆發性越好。但在進行媒體轉型和應對泡沫期,找到痛點和癢點區別很大。比如有人做萬能遙控器,在家里設計一個新的設備,可以控制你們家的電視、空調之類的,聽上去好像很有用,但實際上是癢點,越癢消失得越快,痛點越痛,用戶爆發增長越迅猛。從連接到社群再到服務,我們做媒體和互聯網項目,要應對互聯網的泡沫一定要做服務,微信紅包就是一種典型的金融服務,它同時還是一個游戲,現在越來越多的服務和個性化、游戲化相結合的。
5.轉化
在整個APP和微信上對不同城市的引入服務都做了一些統計,可以看到服務需要通過場景進行轉化的,我們需要去尋找很好的應用場景。你什么時候用手機用得最多,比如說晚上躺在床上的時候都在刷手機,這樣場景的設計非常關鍵,場景決定了用戶的行為特點和需求特征,用戶價值轉化的關鍵在于場景的感知和預測,不是說你的用戶量大就一定能夠轉換的,還需要看場景。隨著固定場景與移動場景各自變遷,把握關鍵要素。動態情景感知與適配是個性化需求滿足的根本,也是新媒體服務化轉型和變現的關鍵。
6.構建創投平臺
從內容到連接、到社群、到服務,到轉化,最終還要去考慮整個行業的創投。在新媒體行業中創投的關鍵點,現在的數據非常分散,需要整合這些數據,大數據的三個關鍵問題,第一個是要擴大信息圓源,第二個是需要去增加信息分析方法,第三個是要尋找更多的數據分析場景。
另外是風險,媒體行業的三個風險在于本身內容的不確定性,內容很有可能去越界,我們的風險也是非常多樣化的。還有一個是生命周期,每一個平臺都有它的生命周期。我們現在面臨的平臺升遷的風險很大,年輕人到底現在喜歡什么東西,在五年前很多老的文化人會去罵韓寒,但是在今天有多少人會去罵新生代的偶像。
我們可以發現從未來的角度來看,應對這種泡沫期,第一是要堅持現金,現金為王,我們同時還要關注整個媒體的爆發性增長領域,我們還可以看到整個技術的發展,拓展了很多新的領域。未來的媒體會打通金融、內容、到健康,我們會發現所有的東西都是媒體,媒體也包含所有的東西,媒體最終會變成“體媒”,我們的身體會變成媒體。
云媒體體現了一種思想,就是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在云端,在云端進行共享,怎么樣去構造一種場景,構造一個生態圈,把中國最富有創造力的互聯網創業者,把最富有創意的新媒體人通過某種方式聯合起來,這是我們應對平臺泡沫期最有價值的利器。
(作者:沈陽 )沈陽:新媒體如何應對網絡泡沫期2.0版-1.ppt